中國保險網9月16日訊 當你旅行時,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發展,人們在旅行中有了更多的選擇,F在,許多年輕人熱衷于公路旅行,他們自由自在。也有人追求方便快捷,選擇飛機或火車等交通工具。然而,無論是開車還是乘坐交通工具,我們都會面臨交通事故的風險,而這種事故往往是不可預測的。面對交通事故,我們能做些什么來確保它們?我們都知道車輛需要配備相關保險,但車險不足以保障駕乘人員。車損險主要針對事故另一方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而只有座位險負責本車駕乘人員的傷亡,且保額很低,因此有必要投保駕駛事故險。
國慶七天小長假要來了,小周計劃好要帶家人自駕游,恰好收到了一條廣告消息,顯示19.9元的價格可以保國慶節七天的駕乘意外,保額是10萬元,價格不貴正好需要,小周順手就支付了一份。 車險改革給財產險公司的經營帶來巨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行業車險保費收入為3744億元,同比下滑8%,財險“老三家”綜合成本率悉數上升。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保險公司唯有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出路,而駕乘意外險便是其中之一。 200~300元的保費,就能給座駕的每個座位保上20萬元。近年來,價格上十分親民的駕乘意外險,正成為財險公司“新寵”。有頭部險企數據顯示,駕乘意外險在穩步增長的意外險市場占比已高達四成。
中國真正成為“汽車大國”。買車險的時候,交強險、三險、車損險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險種。這三種保險,強保和三種保險,都是被保險汽車對第三方造成的傷害,比如傷害他人、蹭別人的車,而車損險是被保險汽車的損失,但對車內的人沒有保障。這就是駕駛和座位風險發揮作用的地方。座椅保險,學名“機上乘客責任險”,是商業車險的一種,就像車損險和三險一樣。它是一種專門保護包括駕駛員在內的乘客的保險,每個座位的保額通常根據駕駛員和乘客的座位來確定。旅游保險,學名“旅游意外險”,是指保險公司在被保險人駕駛機動車或者乘坐機動車時對被保險人的賠償。保險責任大致分為三個基本部分:意外死亡、意外傷殘和意外醫療。有些產品還有住院補貼等其他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駕乘意外險是對駕駛員和乘客負責,一旦發生事故,要對駕駛員和乘客進行人身安全賠償。一般家用車都是你自己家的,所以要考慮家庭成員的常見事故。但是如果你的車需要經常載其他人,建議配置駕駛保險。比如私家車用于公共用途:很多人因為工作、出差,開車的時候會從朋友同事那里拿SF車,所以有些人不買意外險;共享出行:隨著滴滴和順豐快遞的普及,一路上會有人帶來一些不熟悉的朋友。當不熟悉的朋友發生交通事故時,我們要對乘客的安全負責;汽車外部連接:因借用汽車發生事故時,車主也需要承擔連帶責任。所以建議不要輕易借車,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那么,駕駛意外保險的承保范圍是什么?怎么補償?我們將在下面介紹這個案例。劉擁有一輛汽車。2018年2月,劉在A保險公司申請車輛續保時,購買了一份死亡傷殘保險金額為10萬元的行車意外險,保險期限為一年。2018年8月,劉某在寧夏靖遠縣國道上駕駛車輛時,不慎與一輛反向行駛的重型半掛貨車相撞,劉某當場死亡,兩車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交警認定雙方應承擔同等責任。劉某死亡造成的損失約65萬元,另一輛車的保險公司B按照50%的責任比例賠償劉某家屬強保險11萬元,三項業務險27萬元。之后,劉的家人獲得了A保險公司賠償的駕駛事故保險單下的死亡保險費10萬元.劉某家屬共獲得保險賠償金48萬元。
財險公司為什么鐘愛人身意外傷害險和健康險?據了解,2021年上半年,財產保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029億元,同比下降2.9%。無疑,財險保費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在于車險業務。由于車險綜合改革的持續影響,曾經“一險獨大”的車險業務如今成為行業的“拖累”。近年來,財險公司將目光轉向非車險業務,優化車險業務結構,積極應對外部環境影響。其中,財險公司意大利健康險增速跑贏壽險公司,值得特別關注。其實意外險和健康險都是人身保險業務,財險公司只能經營短期健康險。在車險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財產保險公司對健康保險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投資力度也越來越大。此外,由于場景化、高杠桿的特點明顯,意大利健康險的市場接受度也較高。
交通事故到處都是;蛟S一份駕駛事故保險能讓你更有安全感。在某些場景下,駕駛保險可以代替座位保險,尤其是對我們車主的自我保護。駕駛保險責任的覆蓋范圍更為完整,無論事故責任人是誰,都可以與車險賠償同時享受,出險后車險不賠償的優待系數不受影響。同等保額下,價格比座位保險更優惠。但是,作為車主,我們不能保證乘坐我們車的每個人都購買了駕駛保險。對于經常需要雇傭客戶的車主來說,座位保險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于一些營運車輛,尤其是商用車,由于風險較高,一些分公司不會投保駕駛保險。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購買座位保險作為補充。